首页 > 将进酒Bar > 正文

离婚之后,千年前的她那样活着

2022-12-23 14:16 来源: 中国财富网        作者:九公子的扇子 0

分享至

微信扫一扫: 分享

微信里点“发现”,扫一下

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。

在清乾隆年间编修《四库全书》时,以“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”为名句的《生查子·元夕》,被从朱淑贞(别名:朱淑真)的《断肠集》中摘除,加在了欧阳修的头上,被当世人奉为神作。这足可见历史的偏见和世俗的眼光掩盖了太多女性的光彩。

古代女子的形象大多都很模糊,一句三从四德便描绘了她们的一生。可仍有不甘于命运摆布的女子,她们冲破了男权社会、封建礼教构成的多重壁垒,遵从内心,将个人的喜乐愁苦宣泄于纸上,从伤口中开出灿烂的花朵,为中华诗词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1.png

钱塘朱家,世代为官,得一女娃,名唤淑贞。

儒学在朱家一脉相承,家族里朱淑贞叔叔的身份最为显赫,他是儒学集大成者、理学宗师朱熹。

生于这样的家庭,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。

朱淑贞作为家中长女、独女,一出生便被父母将“三从四德”赋予在了名字里面,每日提醒她:作为女子要贤淑、要忠贞。

幸运的是,优渥的家境为朱淑贞提供了锦衣玉食的生活,在旁的女子为贴补家用做绢花女红的时候,父母可以为她请先生,教诗文,“独自凭栏无个事,水风凉处读文学”便是她儿时无忧无虑的闲适生活。

少女时期的朱淑贞亭亭玉立,又聪慧非常,不但工书善画,能诗擅词,还通音晓律,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兼美女,她与闺中蜜友外出夜游时所作的《忆秦娥·正月初六日夜月》就在贵人小姐圈中传颂不断。

(来源:摄图网)

出自朱家这样的书香门第,又是内外兼修的女子,必定让适龄男子趋之若鹜。朱淑贞还未及笄,媒人就已经踏破了朱家的门槛,她也在爹娘的催促下吃了好多家的席面,游了无数个园子,只为相看一个父母满意的郎君。

天真烂漫的朱淑贞艳羡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那种知己情谊,向往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那般轰轰烈烈的爱情,对这样循规蹈矩的相亲很是厌烦。

面对络绎而来的媒人和不断相看的对象,人家问女红、厨艺,朱淑贞就只答点茶、插花。朱家算不得顶配豪奢,门当户对的人家明白了请这样一位少奶奶回家可是供养不起。

就这样一推一脱,便到了她20岁。

在宋朝,家中有这样20岁还未嫁的女儿,管你是貌比天仙还是满腹经纶,只能算是大逆不道。朱家抵不过街坊四邻的评头论足,不断威逼朱淑贞,迫使她与当地一个家境富裕的官吏草草地结婚了。

2.png

身不由己的婚姻给了朱淑贞当头一棒,敲开她满是诗情画意的脑袋,把柴米油盐、贤良端庄、三从四德一股脑地塞进去。

“鸥鹭鸳鸯作一池,须知羽翼不相宜”是她对这段婚姻的注解。

可即便如此,朱淑贞仍愿意积极与自己和解,她放下风花雪月,尽心尽力服侍丈夫,操持家务。

然而她的新婚丈夫却完全不把她放在眼里,将朱淑贞诸多勉励的话语抛之于脑后。在他看来,什么“鸿鸽羽仪当养就”比不上盘中烧鸡,“美璞莫辞雕作器”更是不如玉杯美酒,所以除了糊弄公事之外,他只顾搜刮钱财,整日混迹在声色场所,彻夜不归,对朱淑贞没有一丝一毫的尊重。

生活的富足无法弥补朱淑贞内心的痛苦,面对这样的丈夫和生活,朱淑贞挥笔记录了这日复一日的孤独与愁苦:

3.png

朱淑贞本想着,即便夫妻二人无法琴瑟和鸣,相敬如宾也是好的,而现实却是空落落的五个“独”字,白日里只她一人伫立窗前伤神落泪,夜里即便将那多余的烛芯剪到尽头也无法入眠。

可悲苦远不止于此。

一日,朱淑贞的丈夫变本加厉,把青楼女子带回家中玩乐。清高的朱淑贞实在受不了此等屈辱,便与丈夫争吵起来,回应她的竟是拳脚相加。

这破败婚姻中的零零总总压得朱淑贞喘不上气,她的内心万分矛盾痛苦:礼教将我束缚于三纲,却没有教化丈夫礼义廉耻,不幸的婚姻让我闲来倚遍家中十二阑干,可老天却无视我的愁情,让我莫名输给外边那些莺莺燕燕。

呵,既然想不通,那便不再想了!于是,这样一段万般不适的婚姻,朱淑贞以一句“分开不用刀,从今莫把仇人靠,千种相思一撇销”画上了句号。

(来源:摄图网)

纵观历朝历代,宋朝的婚姻制度比较宽松。《宋刑统》规定,婚姻中如若妻子未犯“七出”之条,丈夫不可以随意休妻,也允许夫妻双方因感情破裂而提出离婚。朱淑贞与丈夫的和离比较顺利。

当然,如此先锋的律法能否实际执行还另当别论,毕竟当时社会中仍存在诸如“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”这样的观念,女性还是处于绝对的劣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