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要闻 > 正文

张晓燕:ESG指标中存在很多难以衡量的软信息,要根据行业特征评判

2023-05-08 09:28 来源: 中国财富网        作者:麦麦 0

分享至

5月6日,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承办的2023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顺利举办。会上,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、副院长张晓燕接受中国财富网专访时表示,我国的ESG投资起步相对较晚,最近几年发展迅速,目前主要存在三大挑战。

第一大挑战是ESG信息披露。张晓燕表示,目前欧洲的信披制度相比于其他国家是较完善的,而我国是最近两三年才开始做ESG的信披, 尚未建立一个比较统一、完善、成熟的ESG信披标准。 ESG指标里面既有准确度很高的硬信息,也有很多不易衡量的软信息。所以,即使在ESG信披起步较早的欧美国家,对于ESG指标的解读也充满争议,所以我们在解读ESG指标的时候需要小心和谨慎。

第二大挑战是洗绿(Green wash)。张晓燕解释称,“简单来讲,洗绿就是本来这个行为不符合ESG的标准,但是却假装是ESG,通过这个过程促使公司将绿色概念与公司紧密融合在一起。事实上,这么做的原因在于很多国家对于‘涉绿’的融资会放宽一定的条件,导致很多企业或者机构会打着做‘绿色’、环境保护的牌子,因此要防止这种洗绿的行为。” 洗绿现象在欧美国家已经出现,导致真正关心ESG投资的投资人减少对ESG的投资。

第三大挑战是投资者接受程度。2022年以来,欧洲和美洲的ESG投资意向面临巨大的反弹。“以得州石油厂商为例,因其是化石能源,在ESG指标中的‘E’,就会被打低分,然而得州的厂商认为这并不公平,因化石能源也为人类做了贡献,提供了石油,否则汽车就失去了动力。”张晓燕表示。

对此,张晓燕建议,“未来国家在建立统一的ESG的信披体系后,希望投资者在解读ESG数据的过程中,不能‘眉毛胡子一把抓’,要根据各个行业不同的特征进行区分,综合地去看待ESG指标,而不是单独说某一产业的意义特别低就开始抑制它。”

责任编辑:谢玥

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APP客户端

手机财富网

热门专题